因為GOOGLE的關係...讓我有了這篇文的動力(笑

來簡述一下資料:

勒內·弗朗索瓦·吉蘭·馬格裡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189811211967815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,畫風帶有明顯的符號語言,如《戴黑帽的男人》。他影響了今日許多插畫風格。

好了

差不多就這樣

畢竟我不想弄成歷史報告

網路上資料很多也很好找


以下是他的作品

圖先是好習慣(茶

magritte (1).jpg



 Magritte-son-of-man1964.jpg



magritte.redmodel.jpg 



magritte (2).jpg 



magritte.jpg 



magritte.pyrenees.jpg 



Magritte-The_False_Mirror.jpg 

↑這張作品

實在是讓我無法忽視

被盯著的感覺並不是很好

不過很奇怪的是

他與我看到的另一個版本有點不同

大家可以比較一下

Image10.jpg 

↑我並不知道哪張才是原版

不過...算了...都很不舒服(笑



rene_magritte0011 (1).jpg 

↑另外這張圖

跟馬格里特的童年有關係

據說

Magritte十四歲時

他的母親於某天深夜投河自盡

人們找到她時

發現她的臉部被睡衣緊緊包裹住

她的死因始終是一個謎

但是這個創傷經驗必然深深影響Magritte

以致於日後他的畫中出現過幾次面部被一塊布裹住的人像

聽完之後

再來看這張畫

就讓人覺得有壓迫感了

果然有搭配故事比好(?



最後呢

還是要來深論一下

引用別人的講評

若我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思考Magritte的畫作,我們其實可以發現:Magritte要處理的mystery,或是所謂日常事物中的神秘經驗,就是在最熟悉的事物中突然揭露的不熟悉而有威脅性的面貌,一個原本熟悉親愛但卻驟然死去而沈默且被包裹住的母親的面容,一個被暴力命運驟然切斷的愛的根源,一個再也無法回去的「家」。

這就是Magritte變異逆轉情慾動力的模式。他從早期到晚期作畫階段反覆要處理的,似乎就是一幅又一幅處理創傷經驗原始場景的扭曲再現與遮蔽,或者說是符號的變異:藉著切割物體的指涉鎖鏈,他揭露圖像與真實之間突兀而奇特的斷裂,變異的家。而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回返到指設鎖鏈切割的關卡與場景,他似乎在執行自我治療的過程。

其實有點難懂

不過我喜歡解釋成

在一般人熟悉的認知裡

揭露不平凡的認知

打破那種熟悉感

這似乎就是超現實畫家對一般人所做的事?

最後附上GOOGLE的首頁紀念一下

112108_magritte.jpg 



參考資料: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雷內·馬格利特

http://www.srcs.nctu.edu.tw/joyceliu/mworks/mw-interart/Magritte\Magritte'sImageTheory.html

http://www.abcgallery.com/M/magritte/magritte.html

http://houstonist.com/2008/11/21/ceci_nest_pas_google.php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02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